首页

中国女王调教免费网站

时间:2025-05-29 01:34:25 作者:复旦大学为120周岁庆生 校长:要为人的创造性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浏览量:11423

 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 (记者 陈静)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27日举行。纪念活动期间,学校邀请了120位两院院士和文科资深教授、120位全国重点中学校长和120位校友组织代表来到复旦大学,繁荣学术、致敬学人、凝聚学友。

  教育部党组成员、副部长徐青森希望复旦大学深化知识、理论、方法创新,更好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;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;要推动科技自主创新,更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朱忠明表示,120年来,复旦大学与上海血脉相连、荣辱与共,上海每一次精彩亮相都涌动着复旦人创新创造的澎湃动能。

  复旦大学校长、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表示,120年来,复旦大学为国家培养了近50万名具有创新精神等的优秀人才,这是学校最大的贡献,也是最为自豪的成绩。建设创新型大学,复旦大学要为人的创造性发展提供无限可能,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,不断突破边界、重塑自我,扎根本土、融通中外,始终站在开放引领最前沿。

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27日举行。(复旦大学供图)

  当天的会场上,1905年与2025年的金色字样分列主席台两侧。会场四周悬挂5条红色横幅,上面分别写着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”“与时代同步伐,与民族共命运”“教育强国打头阵,自主创新当尖兵”“加快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”“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断作出新贡献”。

  校友代表王长田认为,所谓的“复旦气质”,就是既有现实主义的脚踏实地,又有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,在追求卓越贡献社会的同时不忘生活情趣和完善自我。校友代表、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校长李集雅(Tiziana Lippiello)表示,在复旦大学的求学经历让她学会阅读中国典籍和现代汉语,是复旦大学塑造了今天的自己。在她看来,知识意味着责任,教育首先是一种改变命运、塑造未来的力量。

  教师代表、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表示,未来期望带领团队致力于国际一流的研究,提出原创的科学概念,催生全新的科学领域;提出革命性的技术思想,引发产业变革,改变生活方式;解决社会公认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,推动人类文明进步。

  学生代表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焦可馨通过复旦大学“腾飞计划”入学。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肌病团队成员,她参与开发罕见病AI诊断模型,探索基因治疗、生物靶向治疗等创新疗法,打破了罕见病无药可医的困境。她表示,将追随前辈脚步,让复旦精神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绽放璀璨光芒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住建部:全国城市每年再生水利用量约180亿立方米

这么多年,Jessie J总能听到别人对她说:“Jessie J,是你的音乐拯救了我的生活。”而她的回复永远是——“请不要忘记是你救了你的命,而我只是把它唱了出来,仅此而已。”

布林肯的“餐桌菜单论”说明了什么

中国也是这一波热潮中最积极的冲浪者之一。2023年10月20日,工信部印发《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指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、高端制造、新材料等先进技术,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,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。

实探北京小米汽车门店:外部装修即将开工

在历史和文化的脉动之中,水井坊早已和这座城市相互融合,承载着成都的风味和文脉,与这座城市的生活美学和气质风华相生相伴。600多年不间断酿造的活态古窖池,以及窖池中持续生香的“一号菌群”,就是水井坊与成都融合的珍贵结晶,为水井坊酒注入高品质风味和口感,可以说,一杯水井坊,饮尽成都味。

(聚焦博鳌)自贸港封关临近,海南如何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?

以往,农户们只能在天气回暖后的3月20日开始大田育秧,每一段适宜生长的光、温、湿等环境都要靠在自然环境中等待。总用时36天左右,可以在4月底进行插秧。在这期间,如果遇到倒春寒,秧苗将会面临大面积损失的风险。而为了赶在7月20日左右的农时播种下一茬晚稻,第一茬也只能选择短生育期的早稻品种。但生育期短的早稻品种,产量却不高。

香港特区政府:因李家超日程事宜,陈茂波代为赴美

大汉技术学院指出,学校难挡无生源的压力,无法提供完善学习环境。学校目前零负债、无贷款,尚有校务基金,现在提出停招停办,实为不得已,将支出基金用于保障教职员工与学生权益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